诺为生物欢迎您的到来!客服电话: 010-57438396
您的位置:

文章目录

1. 体外分化单核细胞为巨噬细胞
2. 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3. T细胞活化

免疫细胞刺激

功能性抗体解锁免疫细胞潜能,搭配激活剂强效赋能,双向激活免疫应答,构筑机体防御新防线。本文介绍了不同细胞活化的实验方案。

1. 体外分化单核细胞为巨噬细胞

组织巨噬细胞源自于单核细胞。从血液中分离细胞并在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贴壁的单核细胞就会分化为巨噬细胞。在巨噬细胞培养中,我们建议您加入 M-CSF 。加入 IL-4、IL-10 或 TGF-β 等其他细胞因子有助于提高细胞存活。以下方案适用于 T25 或 T75 烧瓶,但可等比例缩小到 100 mm 培养皿或培养板。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也称为CSF-1,是一种四-α-螺旋束细胞因子,是巨噬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M-CSF是单通膜蛋白,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同型二聚体或异二聚体。M-CSF对破骨细胞祖细胞的存活和增殖也是必需的。M-CSF还可以促进和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和微生物的杀伤,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调节因子,并刺激细胞吞噬作用。


材料

步骤

  1. 在无菌条件,从全血中分离 PBMC(见流式样本制备)。
  2. RPMI 1640 完全培养基的配制:加入胎牛血清(最终浓度达 10%)和 2 mM 左旋谷氨酰胺到 RPMI 1640 培养基 。使培养基的温度达到 37°C。可选:添加 1% 的青霉素-链霉素(5000 单位/mL)。
  3. 重悬细胞于 RPMI 1640 完全培养基中,使细胞浓度达 2 x 106 个细胞/mL。
  4. 将细胞溶液转移到细胞培养皿中。
  5. 在37°C 、 5% CO2 的培养箱中培养 24 小时,使单核细胞贴壁。
  6. 在无菌锥形管中,制备含40-50 ng/mL M-CSF 的RPMI 1640 完全培养基。可选:加入 20 ng/mL 的 IL-4。
  7. 用含 M-CSF 和 IL-4(如添加)的培养基替换培养皿中的培养基。
  8. 在 37°C 、 5% CO2 的培养箱中培养细胞 6 天。在这 6 天内,每隔 3–4 天,补充 含40–50 ng/mL M-CSF 的 RPMI 1640 完全培养基(可选:加入 20 ng/mL 的 IL-4 )。用显微镜检查细胞健康和生长密度。
  9. 当细胞质中出现很多颗粒,且细胞略有伸长时,就可以收集细胞。此外,大量的细胞应贴附于培养板上。当收集细胞时,丢弃旧培养基,用 1X PBS 冲洗培养皿两次,每次冲洗后都丢弃 PBS。
  10. 向每个培养皿加入 10 mL 10 mM EDTA,在室温静置 10 分钟或直到细胞不再贴附于培养皿。
  11. 将细胞收集在 50 mL 锥形管中,在室温下 300–400 x g 离心 4-5 分钟。
  12. 丢弃上清液,并用 1X PBS 冲洗细胞。
  13. 300–400 x g 离心 4-5 分钟。
  14. 丢弃上清液,用流式染色缓冲液或培养基重悬细胞。

2. 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细胞刺激剂佛波醇 12-十四酸酯 13-乙酸酯(PMA)、离子霉素、布雷菲德菌素 A 和莫能菌素可促进转录因子活化,以实现细胞内信号传递,并使多种不同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需要使用布雷菲德菌素 A 溶液来确保细胞内保留信号蛋白和细胞因子。布雷菲德菌素 A 是一种细胞内蛋白转运抑制剂。使用布雷菲德菌素 A 对正在培养的细胞进行培养,会阻碍向高尔基复合体(GC)的蛋白转运,并导致内质网(ER)中的蛋白积聚。在细胞体外活化的最后几小时中加入布雷菲德菌素 A,会增强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如果对分泌蛋白进行免疫检测(例如 ELISA、蛋白免疫印迹或多重蛋白检测),则无需使用布雷菲德菌素 A 对细胞进行处理。


材料

 

 

细胞因子产生实验步骤

 

  1. 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无菌技术,从全血(流式样本制备)或制备的淋巴组织(流式样本制备)中分离 PBMC。
  2. 在制备 RPMI 1640 完全培养基时,用胎牛血清(最终浓度达 10%)补充 RPMI 1640 培养基。使培养基的温度达到 37°C。
  3. 进行重悬,使 RPMI 1640 完全培养基中的细胞浓度达 3 x 106 个细胞/mL。根据将使用的烧瓶(T25 或 T75)尺寸,制备所需体积。
  4. 准备两个培养瓶:一个贴有“已刺激”(已活化)标签,另一个贴有“未刺激”(未活化)标签。
  5. 将细胞溶液(在步骤 3 中制备)均匀分至两个准备好的烧瓶中。
  6. 向已刺激(已活化)烧瓶中加入浓度为 1X 2 µL/mL 的细胞刺激混合物。
  7. 向已刺激烧瓶和未刺激烧瓶中各加入浓度为 1X 3 µL/mL 的布雷菲德菌素 A 溶液。
  8. 用通气过滤盖盖住两个烧瓶,并在 37°C 下,在 5% CO2 培养箱中培养 5 小时。
  9. 用细胞刮刀收集细胞。
  10. 方案提示:在流式细胞术应用中,使用现成 固定缓冲液有助于改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检测。

 

3. T细胞活化

T细胞体外扩增需要通过αβ-T细胞受体(TCR复合物)激活T细胞。使用功能级的单克隆抗CD3 抗体和抗 CD28 抗体刺激 T 细胞,产生共刺激信号,可与TCR共同促进抗原诱导的活化。下文所提供的T细胞活化实验方法(包括添加生长因子或不添加生长因子的方法),采用功能性抗体对T细胞进行活化,是一种更加经济的T 细胞扩增方法。此外,用于 T 细胞扩增和活化的 Dynabeads Human T-Activator CD3/CD28 也可用于活化和扩增人 T 细胞。PMA 或伴刀豆球蛋白 A 能在短时间内促进细胞表达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然后进行用于流式细胞术分析和免疫检测。


材料

 

 

抗体包被微孔板

 

1. 用无菌 PBS 稀释 Anti-human CD3 功能抗体 (PBM#AH1003110)包被抗体,浓度为 5~10 µg/mL。
2. 向 96 孔板中加入抗体包被,每孔 50 μL。对照孔加 50 μL 无菌 PBS。
3. 盖上微孔板盖,放置于 37℃恒温培养箱,孵育 2 小时或放置 4℃过夜包被。
4. 在接种细胞之前,吸出微孔板中的液体,然后加入 200 μL 无菌 PBS 洗涤微孔 2 次(注意不要刮划包被的微孔板底部),同时防止微孔干燥。

 

扩增培养 T 细胞

 

1. 制备人 PBMC 或 T 单细胞悬液。
2. 进行细胞计数,300×g 离心 10 分钟洗涤细胞。
3. 去除上清后用 T 细胞扩增培养基重悬细胞,加入适量的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至 106/mL。
4. 向细胞悬液中加入 hIL-2(Peprotech #200-02-10)至终浓度 50 ng/mL,Anti-human CD28 功能抗体(PBM#AH1028110)至终浓度 2 µg/mL 进行共刺激。
5. 接种细胞到包被好的微孔板中,每孔接种细胞悬液 200 μL,37℃, 5% CO2孵育培养。
6. 培养 2~4 天。可收集细胞或每两天进行一次半量换液继续培养。
注:6-8 天,T 细胞处理静止期,可再次刺激继续培养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