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为生物欢迎您的到来!客服电话: 010-57438396
您的位置:

文章目录

来源
其他特征
形态特性
生活习性
应用

大鼠(鼠科动物)

大白鼠是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哺乳动物。 [3]成鼠雄鼠较大,毛色纯白,被毛致密紧披有光泽,头面尖突,嘴脸前部有较硬的触毛,眼大明亮,虹膜呈粉红色;尾上长有短毛和环状的角质小鳞片。 [4]寿命一般为2-3年。 [5] 大白鼠原产亚洲中部。性情不够温顺、易受惊,受惊后表现凶恶,易咬人。怕酷热和寒冷,尤其怕闷热。睡眠不分昼夜,但夜晚活动量大,吃食也较多,白天常挤在一起休息。食性广,喜煮熟的肉类。60-75日龄性成熟,性周期为4-5天。发情期多在夜间,排卵多在发情后的第二天早上2-5对(通常是自发而不是诱发排卵)。

来源

开始时,大鼠在欧洲作为一种观察动物在家庭中驯养,大约在1850年前,被首先用于营养学实验。

1856年首先报告了用大鼠作肾上腺切术的实验观察。再到1880年就已培育出白化型、黑色非野生色和斑驳色等三种隐性毛色基因的纯合子,也就有了为后人所常称呼的小白鼠 [1]
1925年,美国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 Dawley)农场将一只杂种雄性和一只雌性Wistar大鼠交配,得到该品系。
1950年CRL从Sprague Dawley Inc.引入该品系,形成Charles River SDTM。
1955年进行剖腹产形成现代CD核心群,1991年从中选择8个种群形成IGS基础种群;
1997年剖腹产得到隔离器种群。 [2]

其他特征

SD大鼠为大鼠(rat;rattus norvegicus)的一个品系,1925年,美国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 Dawley)农场用Wistar大鼠培育而成。其毛色白化,主要特性为①头部狭长、尾长接近于身长,产仔多,生长发育较Wistar为快。10周龄时雄性大鼠体重可达300~400g,雌性大鼠达180~270g。②性情比Wistar大鼠稍为凶猛。③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强,尤其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很强。④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较低。⑤对性激素敏感性高。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GLP实验。 [3]

形态特性

1、毛色白化。SD大鼠较小鼠个体较大。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厘米。
2、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
3、头部狭长、尾长接近于身长10周龄时雄性大鼠体重可达300~400g,雌性大鼠达180~270g。 [2]
4、SD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但生长发育较Wistar为快。产仔多。
5、对性激素敏感性高。
6、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强,尤其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很强。

生活习性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SD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
性情比Wistar大鼠稍为凶猛。
种族分布
为人工培育种类,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实验动物中心及实验室中。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SD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
性情比Wistar大鼠稍为凶猛。
种族分布
为人工培育种类,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实验动物中心及实验室中。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SD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
性情比Wistar大鼠稍为凶猛。
种族分布
为人工培育种类,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实验动物中心及实验室中。

应用

1)药物学研究:大鼠的血压反应比家兔好,常用它来直接描记血压,进行降压药物的研究; 也常用于研究、评价和确定最大给药量、药物排泄速率和蓄积倾向;慢性实验确定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剂量反应和代谢以及服药后的临床和组织学检查。 大鼠血压及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常用来灌流大鼠肢体血管或离体心脏, 进行心血管药理学研究及筛选有关新药。
(2)肿瘤研究:在肿瘤研究中常常使用大鼠,可使用生物、化学的方法诱发大鼠肿瘤, 或人工移植肿瘤进行研究,或体外组织培养研究肿瘤的某些特性等等。
(3)营养、代谢方面的研究:大鼠是营养、代谢研究的重要材料。用于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钙、 磷等代谢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肠溃疡营养不良等方面的研究都可以使用大鼠
(4)神经、内分泌研究:大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相似,广泛用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如奖励和惩罚实验、迷宫实验、饮酒实验以及神经官能症、狂郁神经病、精神发育阻滞的研究。大鼠的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常用作应激反应和肾上腺、垂体、 卵巢等的内分泌实验研究。 [1]
(5)卫生学方面研究:大鼠还用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研究。如空气污染对人体的损害、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损害等,职业病如尘肺、有害气体慢性中毒以及放射性照射等的研究都可以用大鼠作模型。
(6)老年学及老年医学研究:近几年,常用老龄大鼠(日龄一年以上)探索延缓衰老的方法、 研究饮食方式和寿命的关系、研究老龄死亡的原因等。 [2]
(7)计划生育研究:大鼠体型比小鼠大,适宜作输卵管结扎、卵巢切除、生殖器官的损伤修复等实验,因此常用于计划生育方面的研究。